学校第六次党代会后,各单位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并把贯彻党代会精神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坐不住、等不得、慢不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铆足干劲、鼓足拼劲,为建设行业标杆、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特色高水平大学不懈奋斗。
党办校办坚持在“严”字上立标,牢固树立重规范、守规矩、讲程序的意识,做到心中时时想着制度,遇事处处遵守程序。在“细”字上用心,秉承“办文要稳办、办会要会办、办事要实办”的原则,努力做到“办文零瑕疵、精雕细刻,办会零差错、规范有序,办事零失误、恰到好处”。在“实”字上着力,聚焦学校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师生愁盼问题和党代会部署的“七大行动”,用好督办系统,形成工作闭环,督促抓好落实,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在“快”字上提速,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搞好统筹协调、做好服务保障,善于见微知著,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找出症结、迅速提出对策,争做模范机关的火车头、排头兵。
组织部坚持以实施“火车头”党建提升工程为牵引,推动“双融双育”活动落地增效,努力打造“火车头”党建品牌,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党代会各项重点工作提质增效,系统谋划了“1+3+N”的总体布局;坚持以开展综合考核为抓手,健全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托底保障党代会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已初步拟订“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效”和“加强党的建设成效”教学学院序列指标;坚持以打造让党放心、师生满意模范机关为目标,把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作为政治任务,全面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自觉融入组织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纪委立足纪检监察职责使命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政治定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持续推进政治监督,推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系统施治,以标本兼治推进“三不”一体,始终保持“惩”的力度,全面强化“治”的效能,注重发挥“防”的作用;强化教育整治,以常态长效巩固作风建设,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推动形成干事创业良好局面;夯实监督检查,以贯通协同推动各类监督,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压实日常监督责任,精准落实政治巡察要求;加强队伍建设,以从严从实树立良好形象,突出政治标准,加强培训锻炼,强化自我监督。
工会围绕党代会的提出的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三化建设;着力推动教代会制度化建设,加强对重点提案的核查督办;用心用情关爱老同志,做好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做好各类典型选树工作,增强工会的组织力、感召力、凝聚力,团结全校教职工为实现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不懈努力。
围绕打造“红”为特色、“铁”为特质、“和”为特征的校园文化,学工处以喜迎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深入开展“青春告白祖国”“红色走读”等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抓住“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念跟党走,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管理服务,健全“社区—宿舍”横向服务与“学院—班级”纵向管理相互作用的运转机制,全面修订《学生手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以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省、校两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示范作用,举办校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常态化开展辅导员工作沙龙,构建点面结合、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营造对标“铁人”勇做“铁军”的文化氛围;以完善“十百千万”服务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心理工作,强化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心理危机干预医校合作机制,推进学院心理辅导站试点建设,持续加强校、院、班、寝四级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训,全面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和危机预警;以实施“华交微光”帮扶计划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资助育人成效,深入开展集佳节慰问等十余种慰问形式为一体的暖心工程,实现精准资助与精准育人的有机结合。团委用好江西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文化论坛、红色研学实践、红色歌咏比赛、红色志愿服务、红色+“第二课堂”等校园文化活动,厚植红色底蕴;依托青年讲师团、青马宣讲员面向全校青年学生开展主题教育宣讲活动,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宣讲覆盖全校团支部及团员青年,做到研习经典,理论为先,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举办迎新生文艺晚会、校青歌赛等“铁”文化系列文艺体育类赛事活动,形成富有华交特色、浸润学生成长的“铁”文化系统工程;结合“一院一品”品牌文化建设,开展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交通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成效;打造一批课内外结合、师生通力协作的学生文艺体育类学生社团,贯通课内外校园文化育人模式。打造“小交绿”生态环保、“交华育心”助力“双减”志愿服务体系、“星语心援”“可凡佳”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展现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成效;充分发挥“小益君”维权平台、“我助同学成长”四交成才提升计划、学生社团“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化建设的长效作用。
保卫处强化全国样板支部的党建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立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不断夯实全校平安建设工作基础,深化巩固学校平安建设在国家安全、安全教育、综治网格员建设、综治研究、应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优势成果,并根据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举措,为平安校园建设不断注入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对校园安全风险隐患的研判分析,立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发规处围绕部门中心工作,以省属高校考核“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效”考卷指标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参与制订《华东交通大学年度综合考核办法(试行)》;拟定“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相关文件,持续解决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和师生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我为师生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依据重点工作清单联系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学院教学工作状态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及评分表》《2022年所有招生专业学科的培养方案》等文件;调研并完成《关于学生宿舍生均面积情况报告》,为立项新建学生宿舍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发挥非学历教育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能,推动继教学院开展非学历教育项目办学,指导制定项目计划书、培养方案、课程计划等,制定《非学历教育结业证书管理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学校非学历教育结业证书管理。
教务处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学生为本、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通过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和改造机制、打造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等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进一步回归本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围绕“交通特色、轨道核心”的办学定位,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科发院围绕党代会的提出的目标,聚焦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抓好重大国家级项目、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发力,抓住国家重组国家级科研平台体系的契机,重点推进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按照“优化布局、重点建设、分层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对现有的省部级科研平台进行验收、评估,优化调整、提质培优;以获得国家三大科学技术奖的突破为目标,加大其培育力度,加强对标志性成果的设计、组织和协调;把握国家实施“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瞄准国家和江西省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着力对接相关学科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聚焦我省“2+6+N”产业和14个重点产业链,结合我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大与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合作。
研究生院(研工部)围绕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加快学科崛起步伐,借鉴国内一流学科评价标准,整合全校师资力量,构建了“交通+”的“1+N”国家一流学科培育体系,组建了“国家一流学科”突击队;提出了“一院一学科”建设,推进学院、学科、科研平台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坚持非均衡、分层次的发展思路,构建分层分类学科建设体系,实施“学科特区”;进一步规范了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编制工作,优化工作环节做好招生咨询服务工作;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完善导师管理制度;举办研究生新生“廉洁第一课”,帮助研究生提升廉洁认知,强化廉洁意识,树牢廉洁信念;修订完善研究生奖助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外联处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学校“服务国家大行业和地方大产业”战略,紧盯地方新方略和行业新业态,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优势。梳理省内11个地市的产业体系和发展规划布局等相关信息,结合学校的学科发展,加强校地合作关系的建立。紧密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跟踪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在赣单位的信息和省内重点工程项目。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加强学校和行业与地方单位的深入交流。校友办坚持有效“会”校友、“汇”校友、“惠”校友的校友工作宗旨,进一步加强校友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校友活动,积极助力校友发展,不断整合校友资源优化学校办学环境,拓展办学资源。制定《外联处校友文化内涵建设联动方案》,培养在校生校友意识,制定《校属单位校友互联网群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校友互联网群组的管理,联合各学院启动毕业校友跟踪工作,加强与地方校友会和校友的互动。
图书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为根本主题,以“学科服务、本科教育服务、工程教育(OBE)服务”为根本目的,不断丰富拓展微党课系列,继续探寻“两结合”的高校路径,推动“古色映红心”党建品牌建设有新提升;以学科分析、专利分析、查收查引、原文传递为抓手,推动学科服务有新提升;努力建设交通史特色资源库、四书特色资源库、双港乡贤两尚书特色资源库和北区特藏室,推动资源建设有新提升;继续完成南馆空间调整,力争增加阅览席位300个,推动南馆布局调整有新提升;做好教材征订、发放、教材著作出版基金申报及评审工作,力争在“主编的国家规划教材”上有突破,推动教材建设有新提升;持续开展学期荐读12种书目活动,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念、校园读书月等系列阅读活动,推动阅读推广有新提升;积极组队参加各类学术搜索挑战赛,带动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把信息素养大赛列入双基竞赛,推动信息素养教育有新提升;持续策划各种展览,开展职工传统文化学习,举办国学师资培训班,加强对读者学社、明德社等6个学生社团的指导,推动文化建设有新提升;试用智慧化发展的读者主导型服务资源集成管理系统,完善空间预约系统、图书馆新主页和大数据统计分析平台,推动技术服务支撑有新提升;详细修订图书馆岗位职责,力求精细化、可考核、可操作,推动精细管理有新提升。
档案馆以信息化建设和规范管理为重点,以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为主线,以确保档案安全保密为底线,持续抓好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以档案信息化为抓手,推进档案开发开放,完善档案远程利用服务平台功能、学校OA系统与综合档案系统的对接,试行文书档案单套制归档,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建立可公开条目信息库、校内利用档案信息库;优化档案服务方式,提升档案服务效率,将学生档案、干部人事档案服务窗口合并办公,教学、文书、声像等综合档案服务窗口和馆办合并办公,在综合档案服务大厅增设电子阅档处,对应急重要查档服务,启动“绿色通道”,指派专人对接办理,畅通师生档案咨询通道;加大档案法规的学习贯彻与宣传,提高档案依法治理和规范管理水平。